公司动态

全球范围内,长期高脂饮食导致的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发病率持续攀升。


现有药物治疗方案(如他汀类、纤维素类药物、烟酸类药物等)虽能有效降脂,但长期服用存在肝损伤、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在此背景下,通过膳食干预调节代谢失衡正受到大众的喜爱。因此,寻找能够改善高脂血症的安全有效的成分是至关重要的。


近日,凤凰制药集团中药三化研究院院长杜冰教授在中科院一区TOP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IF=7.0)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通过肠道微生物组-血清代谢组联合探讨瓜蒌籽油对高脂血症的改善作用机制,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瓜蒌籽油的全新认识。


这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关注,更为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健康选择。


图片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将瓜蒌籽列为新食品原料,标志着它在食品领域的合法化和广泛应用。


图片


瓜蒌籽种子含有62%的油脂,其油脂中含有丰富的共轭亚麻酸(约21%)。


共轭亚麻酸是一类具有三个双键的十八碳三烯酸,相比于亚麻酸、亚油酸在植物界较少存在。


图片

几种共轭亚麻酸异构体的结构式


近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富含 n-3 和/或 n-6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如鱼油、紫苏油、沙棘油)可改善肝脏脂肪堆积和脂质代谢。


然而,关于富含共轭亚麻酸的瓜蒌籽油的降脂机制却鲜有报道。


杜冰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瓜蒌油能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血脂异常、肝脏脂肪变性、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抑制 SREBP-1c 介导的脂肪酸合成,并上调CYP7A1介导的肝脏胆固醇代谢,从而发挥降血脂作用。


研究有多项突破,一方面,首次报道了富含共轭亚麻酸的瓜蒌籽油能够缓解高脂饮食大鼠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减少初级胆汁酸在盲肠的积聚;


图片

瓜蒌籽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图片

瓜蒌籽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盲肠胆汁酸的影响


另一方面,通过血清代谢组学首次报道了瓜蒌籽油能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诱导的24种代谢物的变化,(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乙酰基肉碱、葡萄糖),主要影响氨基酸代谢、丁酸盐代谢、TCA循环、糖酵解等途径,从而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


简而言之,瓜蒌籽油作为一种新型食用油,不仅能满足日常膳食需求,更能通过其特有的共轭亚麻成分调节代谢紊乱。


这为植物源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等)调控高脂血症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传统中药材“瓜蒌籽”在代谢疾病干预中的科学价值。


还为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可基于降血脂特性,拓展至功能性食用油、慢性病营养干预等领域,实现健康管理新模式。